当下中国二线城市房产买卖逻辑

周末去某二线城市考察了一下,一大感慨就是:现在买房的逻辑已经跟消费品一样了。

给大家概括一下大概是这样的:

同一个地段,老破小6千,十年以内的次新房1万,现在在售的新房1万5,但是在售新房品质特别好,全是铝板+玻璃幕墙+270度大端厅全落地窗,而且偷面积,得房率差不多到100%。如果按照之前80%的得房率算的话,差不多1万2一平。这三类房子,完全不是一样的档次和居住体验。

问了一下那边的买房人,心态就跟买车一样。是买8万的轩逸卡罗拉,还是买15万的迈腾帕萨特,还是买30万的奔驰宝马,全看自己对于品质的追求。

差不多是这样。新房和二手房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了。 新的标准落地以及泡沫破裂之后的新房质量和之前的房子也许可以产生代差。 以后的购房逻辑会发生很大变化。今年之前的次新房也逐渐和老房子一样,不太有啥价值.

前几天说过这个问题,新规就是阳谋,3米以上层高对2米78就是吊打,你进去一看房子,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以后二手房价格越来越低,二手房以后就是二手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